在教肥皂這數年間,有一個問題經常會被問起:「教手工皂是你第一份工作嗎?」相信很多人都會好奇,在香港創業是怎樣的一回事,趁這個機會,跟大家分享關於導師的手工皂故事。
曾經也是一個三分鐘熱度的平凡女生
導師從小便是一個很容易三分鐘熱度的人,很難靠自己力量去學習新技能(所以知道有些人能自學語言或樂器,覺得很厲害),也因為家裡經濟不好,父母不會從小就讓我上興趣班。反而有時看到同學假日去學珠心算/溜冰,會嚷著想去學,但也只是人有我有的心態。好了總括來說,小學中學都沒有訓練出什麼特別的技能,有時問卷要填技能或興趣時,都有點小心虛,可能也因此造就了缺乏自信的個性。
不懂欣賞自己,找不到人生的價值
大學時選擇了「新聞系」,因為理科成績很爛,倒是算能寫文章。大學做實習報章時,深知自己不是天才資質,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加倍努力,即便有人跟我說,做的文章不錯,我也只是覺得對方有禮貌,「我又怎麼可能是一個優秀的人呢?」現在回過頭來才發現,我從小都不曾有機會欣賞自己的個性和特質,對於旁人的負評放得太大,正評則輕輕略過,自信心隨著成長愈來愈低。
畢業後,我成為了一個編輯,做一些採訪和編寫文章/文案的工作,這是一份我很喜歡的工作,但仍然未能從工作中獲得自在感,少許的錯誤就成為了壓力來源。突然有一天,發現再也做不下去了,當下甚至會疑惑人生的意義,因為找不到自己的定位,直至開始了做手工皂。
手工皂告訴我,只要努力就可以獲得進步
以前讀書和工作,一開始只要肯努力,都會看到一點成果,可是當一直做下去以後就會遇上瓶頸,才明瞭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在某方面獲得很大的成就。但是,做手工皂很實在,只要你多練習,多注意,作品一定會愈做愈好,這個過程雖然挫折,但一次接著一次的嘗試,都可以讓我看到一次次的進步,這種感覺,讓我開始懂得欣賞自己花的努力和時間都沒有白費。
手工皂告訴我,專注做好當下就好
以前以為自己做得不夠好,是因為不夠別人好,所以拼命的追著其他人的步伐往前。學肥皂以後,學會了別人走的方向,不一定是最合適的方向,一直追著不屬於自己的目標,永遠離終點愈來愈遠。手工皂告訴我,該戰勝的不是別人,而是心魔,愈專注在做皂的當下,內心愈加安靜。寧靜時,心聲才會被聽見。
手工皂告訴我,放下就是獲得
創業捨棄了原本的專業,值得嗎?
我曾經擔心過不夠錢交租、買材料的問題,但從來無悔創業的決定。這篇文章不是想一面倒說「人人都應該創業」,因為要不要創業,根據每個人的性格都有不同的好處壞處。只是導師本人,透過創業,學習到有捨才有得的道理。投資手藝,當下很多人會在意「捨掉了一筆財產」,而忽略了它換取到的「獲得」。感謝手工皂告訴我,我捨下了原來的工作,但獲得了過往從未曾擁有的自信和滿足,這在人生中,比起金錢更為重要。
與其道聽途說,嘗試去聆聽內心的聲音
學一門技能,或大至做一個決定,最後影響到的都是自身。旁人的意見當然具備參考價值,但我們絕對不要忽略自己的感覺和想法,始終要對人生負責的人,都是你而已。想做就去做,撞板了沒關係啊,重新再來就好,有自信和勇氣,人生都不會太爛。(突然來了個奇怪的收尾~~~~)